前年和去年,我們在優化頁面的時候都會慣性的去用我們原來的那套邏輯打法去優化頁面。
1. 給頁面加入更多富文本,寫一些“what is...”之類的內容;
2.加入PAA策略,每個頁面都有FAQs;
3. 內容更多考慮如何調整詞頻獲得排名;
4.新站點外鏈使勁上,大力出奇跡;
恭喜你們,大部分這樣做的都中招了!
其實我一直也覺得這套打法沒毛病,甚至我們給客戶做了一個頁面的方案:“圍繞著競品的頁面框架去搭建自己的內容”
你猜怎么著?
是的,這個頁面改完之后在24年8月15號算法更新后,流量開始下滑嚴重。
其實我剛開始一直覺得頁面內容豐富度都沒什么問題,但后面去了新加坡大會和同行交流,以及看了lily ray的內容后有感而發。
我們以為的內容豐富度是給搜索引擎看的豐富度,而不是搜索者。
雖然搜索引擎質量指南看了這么多,奈何之前SEO做法湊效,大家都裝不知道。
但這次算法更新后,內容策略確實要做調整了。
回國后我就給客戶重新出了一套完全針對搜索者請求的內容排版,去掉了冗余的架構,只考慮搜索者想要看什么內容。
當我出完方案后,我和客戶在溝通的過程發現,他說有個競品本來排名也很靠后的,后面上漲起來了,我去分析的時候發現,原來別人也是在用這個原理。
于是我看了下競品,之前這個頁面排名也下滑很厲害的,但這次排名上去了。而且這次算法也直接讓他們的流量恢復起來了。
但是有個問題之前也一直很疑惑
排名在前面的頁面明顯對搜索者不友好,為何排名還這么高?
答案:“別人是美國上市公司,品牌影響力擺在那”
所以我們在模仿別人結構的時候,一個是不能生搬硬套,第二個一定要排除品牌權重的因素。
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頁面即使做的很差,也依然可以獲得很好的排名。 但如果一個品牌權重本來就不高的站點,你去模仿別人那就是死路一條。
而我們應該借鑒的是大家品牌權重差不多啊,體量相當的,去深度讀懂別人內容排版的含義,而并非直接套用。
其次,Google接下來可能會考慮整頓那些整個站都圍繞PAA策略來做的站點,這個你們要小心了。
自從NavBoost出來后,就針對高排名,但是低用戶表現的頁面進行打擊
雖然現在算法做的所有的改變都會讓現有的SEO做法發生比較大的改變,但是目的也是好的,至少就讓我們SEO更關注搜索者的需求,而非搜索引擎。
我相信大部分的SEOer都知道這個原理。只做之前只考慮搜索者請求的頁面排名并不能很好的做起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明知道這樣不好,但還要這樣做的原因。
不過NavBoost出來后,SEOer可以放心的把精力放在用戶體驗的細節優化上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圖片所列出來的幾個重點打擊的對象
1. 每個城市都生成對應的頁面,內容重復度特別高的;
2. 10 Best to do... 類似這樣的文章,換不同的變體(比如城市),又是一篇文章。這種sitemap一抓出來全是這類型文章結構的;
3. 每個頁面都做FAQs的;
后面兩個不太清楚,和我們平時做的東西可能不太關聯,大家看看就行;
出上面的優化之外,關于外鏈方面,這里會提到一個叫Brand Authority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被至少兩個大會嘉賓提及到。說明大家都認可這個概念。
也就是你的Domain Authority/Brand Authority 不能大于1.4
所以新站點沒什么品牌權威度的,一上來大量做外鏈。(特別是只做SEO的全新品牌,其他社交媒體什么的都沒做,只靠SEO的)這種絕對是被打擊的對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SEOdaniel ”